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异形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人、群体协作机器人……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展开交流探讨,逾千支高校队伍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比赛,层出不穷的机器人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能传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呈现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从单机智能向集群智能演进等多重特点,在人机协作、人工智能和仿生结构等方面持续迭代,机器人越来越“聪明”,正加速赋能生产生活。
“机器人逐渐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3D、新材料等技术融合,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宽。”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表示,多形态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层出不穷,广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图为比赛中的一款机器人。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主办方供图
在赛事现场,一款由天津大学马天放团队带来的智能运输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将软件系统嵌入智能运输机器人中,建立了有传送者、有监控端且对周围环境具有自适应性的综合性智能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可实现医废垃圾处理全程无接触化。”马天放说。
工业领域仍是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加速布局,正有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在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内,1000多台机器人有序运转。在工厂焊装车间看不到一个焊接工。在冲压线上,送料、模具更换和冲压全过程均由多台机器人完成。冲压好的部件由机械手抓取装框,再由物流机器人自动转运,整个过程十分迅速。
近年来,随着技术愈加成熟,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也不断增加,需求持续攀升。在汽车制造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家具家电、五金卫浴、食品饮料等领域。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达26.87万套,同比增长57.8%。
图为重庆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焊装车间内,点焊机器人在对车身线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在生产之外,“变聪明”的机器人,还加速赋能百姓生活。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让服务机器人变得更“聪明”,服务机器人也渐成机器人领域的热点。
不久前,重庆三仟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首款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广东一家医院“上岗”。患者提出的“过敏性咳嗽看什么科?”“眼科医生有哪些?”“儿保科怎么去?”等问题,它都能一一解答。
“聪明”的机器人应如何进一步优化?展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庆认为,机器人正越来越突出“人”的特征,未来的机器人将更为智能和灵活。“感知驱动和智能将变成其内生形态,让机器人逐渐变得‘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