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宵台全景。
“峭拔几千仞,孤高无四邻。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北宋福州知州蔡襄,以大气磅礴的诗句描绘了千年前乌山邻霄台及周围壮观的景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邻霄台逐渐隐迹于历史长河中。
近年来,乌山历史风貌区提升改造,邻宵台得以重现昔日荣光。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今天正式开园,众多曾被遮挡、掩盖的景致以全新的姿态亮相。
位于乌山西南侧的双骖园。
双骖园里
感受闽都古韵
作为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改造工程的重头戏,位于乌山西南侧的双骖(cān)园改造工程刚完工,就有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记者在园区采访时,偶遇年过八旬的乌山社区居民郭后榥。他是闽都文化爱好者,经常在乌山上锻炼,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改造工程启动后,他用纸笔、相机记录了改造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通过社区报《乌山简讯》与社区居民分享。“双骖园围挡一打开我就来过,看着工人铺石、植树、清理。这里经过改造后曲径通幽、山花烂漫,古朴的凉亭更是点睛之笔,在这走一走心旷神怡。我为‘还山于民’点赞。”
据悉,双骖园的树木种植、凉亭搭建等都参考了原貌信息。双骖园是100多年前福州知名藏书家龚易图斥资修建的四个园林之一,用以藏书、雅集、结社等。该园旧名荔枝园,园区尚存7棵古荔。园中有乌石山房、袖海楼、啖荔亭等建筑。
改造后的双骖园,核心景区凸显龚易图先生的“奥旷之区,是谓神谷”摩崖题刻。园区内种植了榕树、竹子等,还特意种植了数十棵荔枝树,与该园旧名荔枝园契合。
据了解,双骖园改造工程仅用半年就完成了多栋办公楼搬迁、道路交通恢复、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等,根据《乌石山志》记载修复景观。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乌山西南侧的主要入口,园区配有地面停车场,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方便市民游览。
拾阶而上即可抵达邻霄台。
邻宵台上
观赏城市画卷
穿过双骖园沿石阶上山,步行几分钟就能看见位于一片开阔地上的邻宵阁,站在这里可一览城市美景。
这里与屏山之巅的镇海楼遥相呼应。“镇海楼夜景灯光打开后,邻宵阁的夜景灯光随之启动,互相映衬,成为绝佳的城市风景。”鼓楼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绕过邻宵阁旁几处巨石继续上山,前行一两百米后视线豁然开朗: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邻霄台区域已整修一新,曾被遮盖掩埋的多处摩崖题刻也重见天日。
邻霄台位于海拔84米的乌山制高点,属《乌石山志》中记载的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一,是古时福州百姓重阳登高之处。
同属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一的四角石亭不危亭,是目前乌山上唯一一座石亭,高约6.8米,宽约3.2米。为了与乌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契合,不危亭重建前,设计团队专门前往南京文天祥诗碑亭学习。
站在邻宵台上极目远眺,福州城市画卷尽收眼底,飞檐高跷的三坊七巷、极具现代感的苏万宝商圈、庄重恢宏的五一广场等一览无余。
蔡襄诗中描绘的邻霄台,穿过历史长河在现代重现,经过提升改造后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我在朋友圈里看到邻霄台的美图,特意来这里游览,果然不虚此行。”浙江来榕的朱先生说。
邻霄阁。
全面提升
打造7个景观单元
为了给游客带来最佳体验,乌山历史风貌区在保护修复提升中下足了功夫。今天开园的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以奇榕巨石、题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集文物古迹保护、观光游览、山林休闲、科研教育等功能为一体。
二期改造提升中,共清理搬迁不协调建筑45栋,山体复绿面积约5.1公顷,保留了16棵古树名木,同时修复破损山体、阶梯台地、植被等9处共35000平方米。重点打造双骖园、半岭园、通德园、西园、罗浮岭、石天、天皇岭景区7个景观单元,保留修缮24处历史景源和历史建筑,重现摩崖题刻26处。修复4座传统青砖瓦房建筑,新建5座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和5座亭廊台阁。同时,形成有10个主次出入口、总长6.8公里的环形游赏园路系统。( 来源: 福州晚报记者 刘珺)